精準對接需求 助力財政改革
錄入時間:2016年11月20日
點擊次數:10062

為貫徹落實《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精神和省委關于大規模培訓干部的決策部署,適應進一步深化財政制度改革的需要, 2016年,廣東省財政學校(廣東省財政干部教育培訓基地)在省財政廳的重視指導下,繼續緊密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結合財政體制改革發展動向和財政工作實踐,始終堅持財政事業科學發展服務、為財政干部隊伍建設服務的根本宗旨,全力服務財稅體制改革,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富有成效地開展系列干部教育培訓工x作。
一、與時俱進,培訓方案緊跟改革形勢
十八大以來,隨著《關于做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的指導意見》、《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法治財政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法規的頒布,扶貧攻堅、結構調整、社會保障、規范行政成為新一輪財政體制改革和職能轉變的工作任務;素質過硬的干部隊伍是改革成功的關鍵;不斷提高財政干部的政策水平和業務能力是財政改革順利推進的重要保障。學校秉承服務財政的理念,充分
把握財政干部培訓的重要意義,緊跟體制改革的形式,針對財政熱點難點,深入基層調研,了解基層財政的實際工作需要,為培訓單位量身定做培訓方案。培訓課題緊密結合財政工作的熱點難點,緊跟國家政策的最新發展,對培訓課題精心籌劃,組織有關方面的專家商討財政改革新課題,精準對接宏觀政策與具體操作。學校先后開設《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的財政政策及相關問題》、
《社會保障民生政策介紹》、《農村財務會計管理工作介紹》、《基本建設財務管理制度簡介與實務》、《財政票據管理》、《三公等經費相關規定簡介與實務》、《預算績效管理》、《財政轉移支付政策和預算編審工作交流》、《PPP理論基礎與實務要點》等培訓專題,貼近財政干部工作實際,符合財政干部職業生涯發展需求,受到培訓干部的一致好評。
二、細致服務,精心組織培訓活動
學校把服務學員作為培訓工作的出發點,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精心組織培訓活動。為保
證培訓質量,學校聘請有關領域的專家教授為學員授課。系列培訓活動充分尊重學員的“主體地位”,采取培訓課題推薦與自選結合,培訓課程個性與共性兼顧,培訓管理他律與自律互補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培訓內容與需求的有效對接,促進教與學的良性互動,把中央和省委關于干部教育培訓的精神和要求,潤物細無聲地滲透到培訓的全過程。在教學內容上,授課教師注意把宏觀政策與微觀的工作實際進行對接,針對學員提出的基層財政實務中的疑問和困惑,講解法規和案列,從細節角度對如何落實實施有關政策在操作上給予指導,學員反映教師的授課啟發學員自主思考,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大有裨益。
除了教學活動,現場培訓的學員在穗期間的生活,也是學校的重點服務工作之一。為了保證學員有良好的身體和充沛的精力完成培訓,學校對其生活也提供了細致的服務,指定專人為其生活提供全程服務,在吃住等細節方面注意盡可能為學員提供最大的便利。
三、靈活多樣,開展多種形式培訓
學校圍繞財政中心工作,緊跟財政改革的發展動態和財政工作的需要,不斷的拓展培訓的內容。采用多種方式開展培訓活動。一是采用 “請過來”(學員來穗培訓)的方式,在學校培訓中心(地點設在廣州市倉邊路)開展集中培訓學習。2016年8月與興寧市、11月與陸河縣和海豐縣等地財政系統進行培訓合作,完成了13個課題的培訓,學員多為財政系中層干部以及業務骨干;二是采用 “走出去”(送教上門)的方式,選派專家到各地財政部門進行專題培訓。
除了原有的財政政策等專業課題外,還開發職業素質提升等職業能力培訓專題,開展
團隊協作能力等拓展訓練項目。在2016年8月興寧市財政局干部培訓中,學員就參加團隊協作能力拓展活動,在活動中開展了團隊組織,團隊形象設計,團隊比賽等系列活動。通過拓展活動,增強了學員之間的溝通和協作能力,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得到了學員的好評。
標簽: